2021年10月26日,第33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卒中论坛圆满结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教授联合担任论坛主席。本论坛设置8场专题会议,以学术报告、病例分析的形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卒中疾病的基础知识、典型或疑难病例、近期研究进展、国内外最新诊疗指南进行分享与探讨。内容丰富,贴近临床实际,紧跟学术前沿,为与会听众献上一场学术盛宴。
2021年10月26日,第33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卒中论坛圆满结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教授联合担任论坛主席。本论坛设置8场专题会议,以学术报告、病例分析的形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卒中疾病的基础知识、典型或疑难病例、近期研究进展、国内外最新诊疗指南进行分享与探讨。内容丰富,贴近临床实际,紧跟学术前沿,为与会听众献上一场学术盛宴。
卒中论坛(一)
脑心同治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新建教授带来了《心脑同治的初步认识》的报告。杨教授指出心、脑疾病共同的病理学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包括动脉血管的损伤,炎症,以及脂质的沉积。影响心、脑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也十分相似,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因此脑血管狭窄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共患病。杨教授分别从心内科,心外科和神经科的视角出发,介绍了心脑疾病的处理方案。杨教授强调心脑同治的关键理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心脑联合造影,避免重复造影检查导致造影剂过多应用;二是心脑同研,在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实现心脑疾病的共同研究;三是心脑同管,药物管理与生活管理要实现心脑同步管理;四是心脑同防,管理心脑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取栓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 李传辉教授带来了《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取栓研究进展》。李教授指出取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重要手段,其适应证的把握、实施手术操作的时机与技术往往决定患者的预后。李教授总结了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取栓治疗的国内外先进研究,对取栓的治疗效果、患者的预后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基于人工智能急性脑血管病辅助诊疗系统与区域诊疗中心建设的应用及展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杨旗教授结合团队经验,详细阐述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急性脑血管病临床辅助诊疗系统的搭建,描述了其在区域诊疗中心建设中的应用。杨旗教授指出,应用在临床医学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包括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在急性脑血管病临床诊治中,人工智能技术已实现与临床的深度融合,在缺血半暗带判别、出血扩大预测等方面已实现临床转化。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整合血管成像方法在促进卒中病因分型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人工智能算法的创新有望全面提高脑血管病的诊疗水平。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霍晓川教授代缪中荣教授以急诊取栓为中心,总结分享了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最新进展。霍教授指出,卒中治疗逐渐进入以支架取栓等神经介入技术为核心的卒中救治2.0时代。急诊取栓的疗效与安全性已得到五项大型临床试验的支持,使该治疗方法获得了急性脑梗死治疗指南的I类推荐。急诊取栓的良好预后率比单纯用药的传统治疗平均高出30%。霍教授讲解了急性期动脉取栓的急诊流程,手术过程,术后管理,展望了取栓治疗的前景。
卒中论坛(二)
卒中诊治新技术与未来展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 吉训明教授介绍了《卒中诊治新技术与未来展望》。吉教授指出,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成人终身脑卒中风险最高,且病因以缺血性卒中为主。因此在中国,卒中的治疗应以及时有效恢复血流为重点。吉教授带领与会听众回顾了血管再通治疗相关研究的重要进程,从1958年首次应用溶栓方法治疗脑梗死,到1993年链激酶的应用,再到2022年由中国PI带领完成的BAOCHE、ATTENTION研究的发表,60余间缺血性卒中血流再通治疗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此外,吉教授介绍了我国国家远程卒中中心的建设,5G移动卒中救治体系的建立,介入靶向低温脑保护技术的应用等最新的研究进展。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老龄化人口数量庞大,卒中发病风险逐年升高,大力发展和研究卒中诊治新技术是时代赋予医疗相关行业的使命。
脑膜与脑内液体循环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王伊龙教授分享了《脑膜与脑内液体循环研究进展》。王教授提出,脑组织有独有的调节组织液转运的强大能力,脑内类淋巴系统循环是在人体清醒和睡眠的周期换挡中交替进行的,机体老化与类淋巴功能的逐渐衰退有关,动脉壁顺应性降低使得脑脊液在血管周围间隙搏出率下降,星形细胞增生与AQP4在星形细胞终突处极化减少关系密切等核心观点。
血管超声与脑卒中防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 华扬教授带来了《血管超声与脑卒中防治》的报告。华教授从脑卒中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国内脑卒中防治方案,血管超声与脑卒中防治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释。强调了脑、颈血管超声检查一体化,血管超声检查精准化,脑卒中临床诊疗同质化,以及血管超声助力脑卒中防治的观点。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抗炎治疗进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王文尧教授分享了《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抗炎治疗进展》。王教授表示,抗炎治疗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成功验证了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复杂,靶点众多,NLRP3及其下游通路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炎症的致病作用在冠心病人群中存在个体差异,存在残余炎症风险(RIR)的患者可能是抗炎治疗的主要获益者。靶向调节NLRP3/IL-1B/IL-6炎症通路是目前冠心病抗炎治疗主要策略。
金秋十月,“空中”有约!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